朱允熙的烹制方法不見得有多么正宗,但好歹也是穿越回來的人,在一些口味的調(diào)配上更有獨到見解。
所以朱元璋一口湯、一口餅地吃喝著,頓感愜意無比,多日來的不適都隨著這頓美食一掃而空。
“熙兒,沒想到你還有這手藝,都快趕得上宮里的御廚了?!?/p>
朱允熙連道不敢,指向旁邊的小太監(jiān),道:“皇爺爺過獎了,都是這小太監(jiān)從旁協(xié)助,我才勉強能討得皇爺爺滿意?!?/p>
“哦,那這小太監(jiān)是該賞?!?/p>
“不過倒是你,有功而不邀功,很好,很好!”
朱元璋夸贊兩句,才又揣著個燒餅揚長而去。
看著那威嚴的背影,朱允熙總算松了口氣,真是伴君如伴虎,特別是像朱元璋這種開國皇帝,疑心確實不是一般的重。
哪怕你本來沒有什么別的心思,都能被誤會成其他意思。
朱允熙這才看向身旁的小太監(jiān),笑著說:“喏,這是皇爺爺特許給你的賞錢!”
“多謝皇上,多謝三皇孫!小的以后必將盡心竭力伺候!”小太監(jiān)接過金豆子,躬身行禮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來著?我卻是忘了?!敝煸饰跸胫院笊磉吙偟糜袀€忠心靠譜的人辦事,這小太監(jiān)看著就不錯。
對方連忙應(yīng)道:“三皇孫不認得奴才也是理所當然,奴才剛進宮不久,只因?qū)m里有個熟悉的舊好,這才托了關(guān)系得以伺候三皇孫?!?/p>
“哦?是宮里的誰???”朱允熙下意識地多問了一句。
朱元璋雖然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,但對關(guān)系戶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畢竟他當年也是靠著各種人脈關(guān)系發(fā)家的,不然早就皈依我佛了。
“回三皇孫,是燕王府上的鄭和鄭公公。”
鄭和?!
難道是那個著名的航海家、外交家,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監(jiān)?
朱允熙眉頭一皺,且不論這個鄭和是不是那個歷史上的鄭和,但燕王只能有一個,就是歷史上的永樂大帝朱棣!
燕王府上的人怎么分派到了自己身邊?
難道這又是朱元璋的一種監(jiān)視?
亦或是燕王朱棣提前布的局?
朱允熙頓時有些無語了,在皇城之中一不小心走錯路,就會萬劫不復(fù),掉進無盡深淵之中,這可不是開玩笑的。
看來得讓舅姥爺藍玉派人去調(diào)查下他的身世背景!
不過還沒等朱允熙去找藍玉,他自己卻先親信來通知,說是叫姚廣孝的僧人已經(jīng)找到了。
“他現(xiàn)在在哪?”朱允熙已經(jīng)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此人了。
“回殿下,近日皇上要召集精通儒書的僧人到禮部應(yīng)試,其中就有一名叫姚廣孝!”
這個消息包含的信息量很大,看來朱元璋是自知天命將近,準備修史美化自己了。
古代帝王大多如此,為了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身份,或借助迷信,或借助文人士子的力量,總之就是盡量把自己的缺點掩蓋,然后加上些神乎其神的言論進去。
就比如朱元璋這個人吧,后世歷史上寫的,說他一窮二白,差點餓死在街頭,然后卻突然神奇逆襲,從乞丐和尚成為開國皇帝。
一幫文臣武將也對他納頭便拜,簡直是能人所不能,就差沒有像傳說中劉邦那樣斬白蛇起義,化身赤帝子了。
但事實的情況是如何呢?